首页

午夜暗香女王

时间:2025-05-30 07:20:29 作者:中国数字经济服务质量满意度连续五年攀升,数字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浏览量:96390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夏宾)过去十多年来,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蹄疾步稳,城市与乡村数字化建设齐头并进,民生福祉持续提升。

  中国质量协会近日发布的《2024年中国数字经济服务质量满意度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4年城市数字经济服务质量满意度指数(DES-CSI)达86.4分,同比提升1.4分,连续五年创新高;2024年数字乡村建设满意度达80.9分,连续两年增长,数字乡村发展动能不断释放,彰显“数字惠民”实效。

  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中国10余个重点城市数字经济服务质量总体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报告显示,2024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苏州6个城市满意度首次迈进88分门槛,形成“第一梯队”;重庆、武汉以超城市平均分(86.4分)的表现紧随其后。15个城市满意度实现同比提升,长沙、杭州、深圳、北京增幅均超2分,数字经济“头部效应”与“整体跃升”特征显著。

  从服务业态看,20个数字经济主要业态满意度均超过85分,即时通讯、移动支付、线上直播位列前三。其中,线上直播、智慧旅游等新兴业态满意度提升最快,反映出数字技术与生活服务深度融合成效。

  值得关注的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在16个城市的平均使用率达34.1%,较2023年激增26.3个百分点,已融入办公、学习、娱乐等多元场景,但生成信息真实性、功能实用性等仍需突破瓶颈。

  从发展维度看,数字竞争、参与、保护指数均显著提升,消费者对创新应用丰富度、消费维权效率、交易安全的认可度大幅提高。尽管数字共享指数出现回落,但70.6%的受访者认可数字经济提升个人生活质量,折射出技术进步对民生的直接赋能。

  值得注意的是,数字乡村建设满意度持续提升,差异化发展路径成效初显。建设数字乡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引擎。报告显示,2024年数字乡村建设满意度达80.9分,较2023年提升0.7分,连续两年保持增长。分省市看,北京以87.2分领跑,山东、河南超81分形成“第二梯队”;甘肃后发优势显著,满意度提升2.3分,成为进步最快省份。

  在发展维度上,数字乡村竞争指数提升显著,智慧农业、农村电商等业态蓬勃发展,乡村物流体系持续优化,农产品网络销售从业者数量显著增加。然而,数字参与指数出现回落,反映出乡村居民数字技能熟练度、网络消费潜力仍待挖掘。

  此外,数字共享指数稳步提升,83.7%的受访者认可网络质量与生活便利性的改善,但数字医疗、数字养老等民生领域仍需补短板。

  针对调研发现的城乡数字化发展不均衡、民生领域服务短板等问题,中国质量协会给出多项建议,一是构建城乡一体化数字基础设施体系,重点提升乡村数字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二是因地制宜培育农村电商、乡村文旅等特色产业,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数字乡村建设。三是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健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让数字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民俗创意齐上阵北京网络普法形式新颖、别具一格

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犹记2016年2月19日,总书记先后调研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新闻单位,与一线采编记者交谈,鼓励大家要接地气,多采写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

长三角“换季进行时” 浙江全域入春

不久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我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和世界自然遗产提名项目“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海太长江隧道工程首块底板顺利浇筑完成

2023年,光伏行业补贴政策收紧,多地取消光伏发电上网补贴,行业在大量扩产中迎来了一波降温,组件中标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线。随着一体化组件厂P型电池自供率提升,N型组件降本提效后,进一步促进了P型电池厂家减产。此外,行业供给高于需求,也导致组件价格出现失衡。

穆尼奥斯认为,“中国就是今天世界上开放的大国”。他说:“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开放、多元化的国家之一,也是与最多国家签署国际协议的大国,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每年接待上千万外国游客,超过100万家外资企业在华投资。”

男子被巨大神经纤维瘤压弯腰 切除后重达13斤

“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蕴含着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我们有责任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走在前列。”信长星代表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一直都特别强调创新驱动、结构调整、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等,特别是去年在对江苏提出的“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要求中,摆在第一位的就是“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这些重要指示,实质上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要求。江苏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重要抓手就是“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一中心,就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重在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成为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和引领地;一基地,就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重在形成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成为新质生产力集聚发展的高地;一枢纽,就是打造“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重在坚定不移放大江苏开放优势、国际化优势,推动国内外高端要素在江苏高效集聚、配置、增值,为新质生产力提供资源支撑。这些都要求必须有强大的前沿技术突破能力和持续的世界级产品开发生产能力。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